| 題號
				 int64 1 80 | 題目
				 stringlengths 9 324 | 選項A
				 stringlengths 1 59 | 選項B
				 stringlengths 1 57 | 選項C
				 stringlengths 1 62 | 選項D
				 stringlengths 1 69 | 答案
				 stringclasses 22
				values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32 | 
	中醫治情志病,有以情治情,據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對藏象之論述,治過思而生之病,當以何 情治療? | 
	怒 | 
	恐 | 
	憂 | 
	思 | 
	A | 
| 33 | 
	有關中醫營衛之理論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| 
	營出於中焦,衛出於下焦 | 
	十二經脈有營衛,奇經八脈亦有營衛 | 
	口之氣養衛,鼻之氣養營 | 
	營氣衛氣,無非藉資於宗氣 | 
	C | 
| 34 | 
	據《素問.靈蘭祕典論》對藏象之論述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心者,君主之官,謀慮出焉 | 
	大腸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 | 
	腎者,作強之官,津液藏焉 | 
	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 | 
	D | 
| 35 | 
	依據《靈樞.經脈篇》中有關經脈與臟腑之間的聯繫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足厥陰經、足少陽經和足太陽經與肝相連繫 | 
	手少陰經、手太陽經、足太陰經和足少陰經與心相連繫 | 
	手太陽經、手足太陰經、足厥陰經和足陽明經與胃相連繫 | 
	手太陰經、手足少陰經、足厥陰經和手陽明經與肺相連繫 | 
	A | 
| 36 | 
	某35歲女性患者,平時脾胃虛弱,飲食不振,倦怠無力,心悸氣短,頭暈重,怕冷,腰膝酸軟無力。 此次經行量多,淋漓不盡約 1 個月,舌淡苔薄白,脈沉細弦。以經絡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 合適? | 
	任脈 | 
	督脈 | 
	帶脈 | 
	衝脈 | 
	A或D | 
| 37 | 
	71歲患者右上眼瞼下垂約10年,初起僅僅覺得眼皮較累,逐漸僅能抬起一半,爾後兩眼大小不一。 他醫曾給予補中益氣湯而未見效果。今右上眼瞼仍下垂,怕冷,食慾尚可,二便平,舌淡紅苔薄白, 脈沉細。以經絡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陽維 | 
	陰維 | 
	陽蹻 | 
	陰蹻 | 
	C | 
| 38 | 
	依《難經》記載,足太陰氣絕的證候,可見: | 
	骨枯,骨髓不溫,齒長而垢,髮無潤澤 | 
	脈不榮口唇,肌肉不滑澤 | 
	皮毛焦,津液去,皮節傷 | 
	脈不通,血不流 | 
	B | 
| 39 | 
	某70歲病患因腹瀉就醫治療後,突然發生舌體僵硬不能伸出於嘴外,言語不清,脈沉細弱。經神經 外科檢查皆正常,無明顯病變。請問依經絡理論,宜治以下列何條經脈?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少陰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A或B或C或D | 
| 40 | 
	患者數週前因行走不慎,以致於左足背外側緣至第4、5趾間疼痛至今,X光檢查無異常。現在走路不順暢,著地則疼痛更加嚴重,同時伴有口乾口苦、噁心感,舌紅苔薄黃,脈弦。以經絡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太陽經 | 
	足少陽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C | 
| 41 | 
	依據《靈樞.經脈篇》中說明,當患者出現顫抖發冷,常常伸腰呵欠,顏面暗黑,腹脹滿,胸部滿, 病發則討厭與人接觸,則醫師應考慮下列何條經脈出了問題?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少陰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C | 
| 42 | 
	下列經脈何者不經過「眼睛」? | 
	手厥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任脈 | 
	手少陰經 | 
	A | 
| 43 | 
	14歲游泳國手勤練肌力,造成左膝下三寸之脛骨內前緣腫痛,依經絡循行當以何經治療最適宜?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少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A | 
| 44 | 
	患者數日前因感冒自服成藥,雖惡寒發熱減少,但是頸項部、後枕部和前額疼痛而就醫。醫者處以葛根湯治療。患者服藥後後枕部和前額疼痛已減少,然而項強不得俯仰,頭身無法轉動。以經絡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足太陽經、督脈 | 
	足厥陰經、督脈 | 
	足太陽經、足少陽經 | 
	足厥陰經、足少陽經 | 
	A或C | 
| 45 | 
	患者數日前因感冒自服成藥,雖惡寒發熱減少,但是頸項部、後枕部和前額疼痛而就醫。醫者處以葛根湯治療。患者服藥後後枕部和前額疼痛已減少,然而項強不得俯仰,頭身無法轉動,依據《靈樞.經脈篇》中經脈的循行,依序排列頸部所過之經脈(由前而後)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任-足陽明-手陽明-足少陽-手太陽-手少陽-足太陽-督 | 
	任-手陽明-足陽明-手少陽-足少陽-手太陽-足太陽-督 | 
	任-足陽明-手陽明-足少陽-手少陽-手太陽-足太陽-督 | 
	任-手陽明-足陽明-足少陽-手少陽-足太陽-手太陽-督 | 
	A或C | 
| 46 | 
	某50歲男性患者,三週前輕度左側腦出血,經住院治療後病情穩定。患者除易受驚嚇外,僅右下肢 內踝上2寸,沿腓腸肌內側緣上行至膝內側緣常常發生不自主跳動,經檢查後並無其它明顯病變。醫師 依據《靈樞.經脈篇》中經脈循行辨證,宜以下列何經治療之? | 
	足少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A | 
| 47 | 
	有關奇經八脈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受納十二正經過多氣血而循環利用 | 
	「一源而三歧」是指任、督、衝三脈 | 
	與肝、腎、腦、髓關係密切 | 
	除任、督脈外無所屬專穴 | 
	一律給分 | 
| 48 | 
	關於「心悸」的論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「心悸」是指患者自覺心中跳動、心慌不安 | 
	心悸包括「驚悸」與「怔忡」,「怔忡」是指外在無所驚恐時,亦有心悸之症狀表現 | 
	心悸形成的主要內因為心血虛致魂不守舍 | 
	「驚悸」日久可轉為「怔忡」 | 
	C | 
| 49 | 
	關於「肺痿」之症狀及病因病機論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肺痿者肺葉痿弱不用,多因寒在上焦 | 
	肺臟虛損多因久咳傷肺 | 
	肺痿者可見口吐濁沫 | 
	肺痿者可見皮膚枯燥 | 
	A | 
| 50 | 
	關於「腸癰」之病因病機論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此症總因濕毒瘀血結滯腸內而成 | 
	其始發熱惡寒,小腹滿痛,反側不便 | 
	病位包括小腸與大腸 | 
	以手進行腹診時,熱者為無膿 | 
	D | 
| 51 | 
	關於「痰飲」所停留之病位與其症狀之論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痰飲在肺則咳 | 
	痰飲在心則喘 | 
	痰飲在胸則痞 | 
	痰飲在頭則眩 | 
	B | 
| 52 | 
	某懷孕九個月女性患者在興高采烈等待小寶寶出生時,突然出現音啞不能說話的症狀。下列相關敘 述何者最不恰當? | 
	不需立即治療,等生產完症狀即可能消失 | 
	這是因為貫舌本之經絡其精氣供應出現障礙所致 | 
	等生產完需儘速接受全身檢查,評估是否有腫瘤侵犯聲帶及腦神經 | 
	左尺之脈象應以滑脈為主 | 
	C | 
| 53 | 
	王小姐考完中醫高考後,買了 5 盒冰淇淋獨享,隔天王小姐出現腹痛的症狀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 不恰當? | 
	王小姐吃了5盒冰淇淋後,造成熱氣鬱留於小腸,而致小腸中痛 | 
	王小姐可伴隨出現口渴的症狀 | 
	王小姐可伴隨出現嘔吐的症狀 | 
	王小姐可伴隨出現腹瀉的症狀 | 
	A | 
| 54 | 
	關於「咳嗽」之病因病機論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「寒飲食入胃」可以是引起肺寒的原因 | 
	五臟六腑有了病變,但肺氣仍正常宣發肅降,此時不會有咳嗽的症狀 | 
	「咳嗽」主要是因為肺氣不宣,而「喘」主要是因為肺氣不降 | 
	咳嗽且有痰出,是因為胃內津液停滯形成痰飲所致 | 
	D | 
| 55 | 
	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:「是以聖人陳陰陽,筋脈和同,骨髓堅固,氣血皆從。」當體內的陰陽失 衡時,會出現的狀況不包括下列何者? | 
	當陰陽平衡時,內外調和,病邪便不能影響人體 | 
	當陽不勝其陰,會產生五臟氣爭,九竅不通的病理現象 | 
	當陰不勝其陽,會表現出脈流薄疾,更嚴重還可能出現狂症 | 
	當血不勝其氣,會表現出脈流遲緩,更嚴重還可能出現鬱症 | 
	D | 
| 56 | 
	張仲景創制「麻黃湯」,此方所欲治療的病機,最符合《素問.調經論》中所描述的何種病機? ①陰虛生內熱 ②陰盛生內寒 ③陽虛生外寒 ④陽盛生外熱 | 
	①③ | 
	②④ | 
	③④ | 
	①② | 
	C | 
| 57 | 
	關於「脾」與「胃」之病理表現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胃強脾弱,則消穀而便秘 | 
	脾強胃弱,則知饑而納少 | 
	胃陽虛,則飽食輒噯 | 
	脾陽虛,則多食不化 | 
	一律給分 | 
| 58 | 
	關於《素問.痹論》對於榮衛氣與痹病之關係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有寒故痛 | 
	病久榮衛行澀,經絡空疏,故不仁 | 
	營衛氣不與風寒濕相合,不為痹。陰氣多故寒;陽氣多故為痹熱;濕甚故多汗 | 
	骨痹、筋痹、脈痹、肌痹、皮痹日久不已,復感於邪,則內舍於六腑 | 
	D | 
| 59 | 
	依《素問.病能論篇》所記載關於胃脘癰的症狀與病機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若出現腰痛與四肢無力,則為不治之病 | 
	其脈當沉細,病機為氣逆與熱聚於胃而不行 | 
	人迎脈浮數,病機為腎陰虛 | 
	診療胃脘癰,要重視腎脈,可了解疾病的預後 | 
	B | 
| 60 | 
	依《素問.調經論》所記載,關於寒濕外邪,影響人體所產生的病證變化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榮血濇滯,衛氣散失 | 
	皮膚縱緩,肌肉堅緊 | 
	病位如果按之,則覺得舒服而不感到痛 | 
	其脈堅大 | 
	D | 
| 61 | 
	依《難經》所記載五臟之積,其發生的病位與症狀特性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腎之積,發於少腹,久不已,令人喘逆 | 
	心之積,發於左胸前,久不已,令人癲狂 | 
	肺之積,發於右脇上,久不已,令人氣陷 | 
	肝之積,發於兩側脇肋,久不已,令人氣滯 | 
	A | 
| 62 | 
	依《難經》說明「泄」有不同病因與症狀表現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有胃泄、脾泄、大腸泄、小腸泄、大瘕泄 | 
	脾泄者,為飲食不化 | 
	胃泄者,為腹脹滿,食即嘔吐逆 | 
	大腸泄者,為便膿血,少腹痛 | 
	A | 
| 63 | 
	臨床上出現病患脈象為弦勁堅,同時症狀出現譫語神昏,不能答問,疼痛拒按,依《難經》所記載, 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虛實夾雜 | 
	為虛證 | 
	為實證 | 
	以症狀表現為主,較不重視脈象 | 
	C | 
| 64 | 
	關於水腫病的病機與治療原則,依《素問.湯液醪醴論篇》所記載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與寒邪及濕邪較有相關性 | 
	與五臟陽氣遏抑不布無相關性 | 
	吐法與攻下為治療原則 | 
	發汗與利小便為治療原則 | 
	D | 
| 65 | 
	依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所記載,若病患遭遇寒性病因,症狀表現出現筋脈拘急與關節屈伸不利, 在臟腑病位是屬於下列何者? | 
	心 | 
	脾 | 
	肺 | 
	腎 | 
	D | 
| 66 | 
	若病患產生眩暈、身體動搖、抽搐、頭目昏花的症狀時,依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所記載,係與下 列何者的臟腑功能異常有關? | 
	膽 | 
	肝 | 
	心 | 
	脾 | 
	B | 
| 67 | 
	依《素問.宣明五氣篇》對於五氣所病的描述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胃氣上逆為吞酸 | 
	胃氣病則為氣逆與恐懼 | 
	中焦病容易水液泛濫為水腫 | 
	肺氣病容易呵欠噴嚏 | 
	B | 
| 68 | 
	臨床上評估病患昏厥的症狀表現,依《素問.厥論篇》所記載,其病機主要為下列何者? | 
	陰氣盛於上與陽氣厥,出現昏厥的表現 | 
	陽氣盛於上與邪氣逆,逆則陽氣亂,出現昏厥的表現 | 
	陰氣盛於上,則下虛與昏厥不知人 | 
	陽氣盛於上,則下實與昏厥不知人 | 
	B | 
| 69 | 
	臨床上若病人產生脛縱而不任地的表現,依《素問.痿論》所描述,其病機的表現下列何者正確? | 
	為心氣熱所產生的痿症 | 
	為脾氣熱,產生肌肉不仁的肉痿 | 
	為下脈實,實則生脈熱 | 
	為膽泄與筋膜乾,產生筋痿 | 
	A | 
| 70 | 
	對於痹症的各種不同症狀表現,有不同的病機產生,依《素問.痹論篇》的記載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若病患有感覺異常與無疼痛表現時,常因榮衛循行澀滯與皮膚不榮 | 
	產生痛的症狀時,常因為濕氣多 | 
	產生痹熱者,常因陽氣與陰氣皆多,陰陽相爭 | 
	在於肉則寒,在於皮則不仁 | 
	A | 
| 71 | 
	對於五臟痛症的病因病機,依《素問.舉痛論》所記載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邪氣客於脈外,則氣不通 | 
	邪氣客於脈中,則血少 | 
	寒氣入經,則血氣運行遲緩,澀而不通 | 
	屬實者因脈絡收縮,血氣不足 | 
	C | 
| 72 | 
	對於熱病有病邪遺留未盡與遷延不癒,依《素問.熱論篇》所記載的病因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治療初期,引熱邪內陷 | 
	猶有殘熱在臟腑內外,仍勉強多食 | 
	氣陰兩虛而持續化熱 | 
	過用清熱解毒藥物,傷其正氣 | 
	B | 
| 73 | 
	臨床上病患症狀與脈象之間的相關性,依《難經》所記載其預後的表現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病患出現大腹而瀉,為脾虛表現,脈象出現微細而濇,為難治 | 
	病患出現目開而渴與心下牢,為心虛表現,脈象出現緊實而數,為難治 | 
	病患出現閉目不欲見人,為肝虛表現,脈象出現肺脈浮濇而短,為難治 | 
	病患出現譫言妄語與身熱,脈象出現洪大,為難治 | 
	C | 
| 74 | 
	若病人已產生骨痿不能起於床,其病變與治療原則,依《難經》所記載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上部無脈,下部有脈,其人當吐,不吐者死 | 
	治療為緩其中與調其榮衛,同時會有頭痛目眩與胸滿短氣的症狀 | 
	在損脈之為病是五損損於骨,治療為益其精 | 
	若為至脈之病,從下上者,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 | 
	C | 
| 75 | 
	據《素問.四氣調神大論》,何季節的保養要特別注意不應常生氣? | 
	春 | 
	長夏 | 
	夏 | 
	秋 | 
	C | 
| 76 | 
	據《靈樞.五味篇》,肝病禁何味? | 
	酸 | 
	辛 | 
	甘 | 
	苦 | 
	B | 
| 77 | 
	據《素問.上古天真論》對於疾病的預防,其重點在於內守下列何者? | 
	臟腑 | 
	筋肉 | 
	真氣 | 
	精神 | 
	D | 
| 78 | 
	據《素問.上古天真論》,人能年老而有子,除了其天壽夠且氣脈通外,下列何內臟的氣必須是有 餘的? | 
	脾 | 
	肺 | 
	腎 | 
	肝 | 
	C | 
| 79 | 
	據《素問.四氣調神大論》,何季節日夜生活作息的遵循法則是一樣的? | 
	秋冬 | 
	冬春 | 
	春夏 | 
	夏秋 | 
	C | 
| 80 | 
	下列何者是《素問.四氣調神大論》所認為夏三月的養生方法? | 
	無泄皮膚,使氣亟奪 | 
	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 | 
	收斂神氣,無外其志 | 
	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 | 
	D | 
| 1 | 
	下列何者非肺氣失宣所出現的症狀? | 
	咳嗽 | 
	鼻塞 | 
	發熱 | 
	水腫 | 
	C | 
| 2 | 
	有關明代重要的本草著作與作者配對,下列何者正確?①《本草綱目》-李時珍 ②《本草蒙荃》 -繆希雍 ③《本草疏》-楊時泰 ④《救荒本草》-朱橚 | 
	①④ | 
	①②④ | 
	①②③④ | 
	①③ | 
	A | 
| 3 | 
	有關台灣中醫藥發展的史實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| 
	據清代《重修台灣府志》記載,中醫藥傳入台灣最遲應在明末永歷年間(西元1647-1661年) | 
	1901年日據時代,台灣地區曾舉辦一次中醫師考試,此後40多年內不曾再舉辦考試及發給證書 | 
	1968年中國醫藥學院(現已改制大學)正式招收中醫系學生,中醫教育邁入正軌 | 
	1983年台灣第一所公立中醫醫院-「高雄市立中醫醫院」正式誕生,並開始承辦中醫勞保業務 | 
	C | 
| 4 | 
	下列何者並非商周時期的醫藥紀錄? | 
	《周禮‧天官》所記錄的醫事制度 | 
	太倉公的醫案 | 
	甲骨文中的醫藥卜辭 | 
	醫和的醫案 | 
	B | 
| 5 | 
	下列有關馬王堆出土的各類醫學文獻其內容特色與價值的論述,何者錯誤? | 
	《卻穀食氣》是論述祝由法的文獻 | 
	《五十二病方》的內容呈現出西漢以前的藥物運用水準 | 
	《導引圖》是目前最早的醫療體操圖像紀錄 | 
	《十問》、《天下至道談》等文獻主要在談論養生的概念 | 
	A | 
| 6 | 
	下列何者並非宋代官方醫書校正專門機構曾經校刊過的歷代典籍? | 
	《針灸甲乙經》 | 
	《外台要》 | 
	《難經》 | 
	《脈經》 | 
	C | 
| 7 | 
	隋唐時期的醫學發展有幾個開創性的成就,下列何者最正確?①世界第一部官方藥典-《新修本草》 ②中國第一部病證分類學專著-《諸病源候論》 ③孫思邈首創以動物肝臟入藥補益眼睛 ④中國第一部外科專著-《劉涓子鬼遺方》 | 
	①③④ | 
	②③ | 
	①②③ | 
	②④ | 
	C | 
| 8 | 
	有關《傷寒論》在金元時期的相關研究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| 
	成無己著《注解傷寒論》,「以經釋經」及「著重病因病機及組方意義的發揮」為其特色 | 
	成無己亦著有《傷寒明理論》,是介紹傷寒病常見症狀的鑑別診斷文本 | 
	劉完素著有《傷寒直格》及《傷寒標本心法類萃》等相關典籍 | 
	王好古之《陰證略例》從陰證入手,以六經辨證的原則把傷寒與溫病的治療加以聯結 | 
	D | 
| 9 | 
	有關醫家張潔古的相關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重視臟腑辨證及扶養胃氣 | 
	著名學生有李東垣、汪石山 | 
	曾治癒劉河間的疾病 | 
	李時珍曾高度評價張潔古:「大揚醫理靈素之下,一人而已。」 | 
	B | 
| 10 | 
	有關吳有性的「戾氣」學說要點,下列何者錯誤? | 
	「戾氣」是有別於六氣的一種物質,透過口鼻侵犯體內 | 
	「戾氣」致病有傳染性、流行性和散發性,但可用藥物治療 | 
	是否致病決定於「戾氣」的量、毒力與人體抵抗力 | 
	「戾氣」的種類雖不同,但引起的疾病與症狀相同,侵犯的臟器部位則不一 | 
	D | 
| 11 | 
	有關清代溫病學說的發展內容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| 
	葉天士創立衛氣營血辨證,提出「在衛汗之可也,到氣才可清氣,入營猶可透熱轉氣,入血就恐耗血動血,直須涼血散血」的治則 | 
	吳鞠通確立三焦辨證,提出「上焦病不治,則傳中焦脾與胃也。中焦病不治,傳下焦肝與腎也。 始上焦,終下焦。」的病機傳變 | 
	吳鞠通繼承並發展《傷寒論》清熱保津、瀉下存陰之法,提出了清絡、涼血、滋陰三法 | 
	葉天士、薛生白、吳瑭、王士雄並稱「溫病四大家」,是溫病學派成熟階段的傑出代表人物 | 
	C | 
| 12 | 
	下列敘述何者屬於相克規律? | 
	肺病及脾 | 
	肝火犯肺 | 
	症見「閉目不欲見人」得浮澀而短之脈 | 
	滋水涵木 | 
	C | 
| 13 | 
	某50歲女性患者一週前與丈夫爭吵後出現兩脅脹痛、胸悶喜嘆息、心煩易怒、咳嗽陣陣、乾咳、痰 少質黏、口苦咽乾。診其舌偏紅苔白,脈弦數。此病患的治療最宜下列何種治法? | 
	抑木補土 | 
	培土生金 | 
	佐金平木 | 
	瀉南補北 | 
	C | 
| 14 | 
	張小弟一週前因游泳後,發生惡寒發熱、頭痛、骨節酸痛,在當地診所治療三日無改善。經轉診至 教學醫院,症見皮膚灼熱,譫語煩渴,面紅目赤,舌紅苔黃乾,脈洪數有力。請問張小弟疾病發生 的過程,在陰陽學說中屬於下列何者? | 
	陽 | 
	陰 | 
	陰轉陽 | 
	陽轉陰 | 
	C | 
| 15 | 
	某20歲女性患者,近二月因工作不順遂,心煩失眠多夢,頭暈耳鳴,腰酸,口乾舌燥,膝蓋無力感, 舌紅少苔,脈細數,則此病患的治療宜下列何種治法? | 
	抑木滋水 | 
	瀉火補水 | 
	培土瀉火 | 
	金水相生 | 
	B | 
| 16 | 
	某45歲慢性腎炎患者,症見面色紅,身熱不惡寒,神志時清時昏,嗜睡,時欲嘔吐,四肢冷,便稀 溏,下肢浮腫按之沒指,身癢而皮膚乾燥,舌淡苔白,脈細微。請問此患者屬於陰陽失調中何種關 係? | 
	陰陽偏勝 | 
	陰陽偏衰 | 
	陰陽互損 | 
	陰陽格拒 | 
	D | 
| 17 | 
	陰陽學說之基本規律在脈學上之應用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| 
	脈分尺部與寸部:合乎陰陽相互對立的規律 | 
	尺寸脈象之陰陽相乘:合乎陰陽相互平衡的規律 | 
	重陽脈:合乎陰陽相互變易的規律 | 
	外關內格:合乎陰陽相互平衡的規律 | 
	C | 
| 18 | 
	據《素問‧陰陽應象大論》之論述,過食鹹味食物可造成何種反應? | 
	傷筋 | 
	傷氣 | 
	傷皮毛 | 
	傷血 | 
	D | 
| 19 | 
	下列何者對宗氣的生成與盛衰有直接的影響? | 
	肺的呼吸功能與腎的氣化功能 | 
	脾的運化功能與腎的氣化功能 | 
	肺的呼吸功能與脾的運化功能 | 
	肺的呼吸功能、脾的運化功能與腎的氣化功能 | 
	C | 
| 20 | 
	下列何者為三焦通會元真之處,為血氣所注? | 
	腠 | 
	理 | 
	筋 | 
	膜 | 
	A | 
| 21 | 
	下列何組臟腑與血行的關係最為密切? | 
	肺、肝、腎 | 
	肝、三焦、心 | 
	心、肝、脾 | 
	三焦、肝、脾 | 
	C | 
| 22 | 
	根據《靈樞‧衛氣行》理論,衛氣夜行於陰的路徑為何? | 
	按腎→心→肺→肝→脾→腎的次序 | 
	按腎→肝→心→脾→肺→腎的次序 | 
	按手太陰經→足太陰經→手少陰經→足少陰經→手厥陰經→足厥陰經→手太陰經的次序 | 
	按太陰經→少陰經→厥陰經→太陰經的次序 | 
	A | 
| 23 | 
	據《素問‧宣明五氣篇》所論,五臟之氣病,各有不同的病情。若病所患多言語,為何臟氣所病? | 
	肝 | 
	心 | 
	腎 | 
	肺 | 
	A | 
| 24 | 
	據《難經》所論,何者為諸精神所舍,原氣之所繫? | 
	三焦 | 
	命門 | 
	腎 | 
	腠理 | 
	B | 
| 25 | 
	若患者抱怨雖未遇恐懼的事情,卻常產生恐懼感,神情不安,如人將捕之,其病機與下列何臟腑最 不可能有關? | 
	腎 | 
	肝 | 
	膽 | 
	肺 | 
	D | 
| 26 | 
	據《靈樞‧營氣篇》之論述,營氣運行全身一周要經過幾條經脈? | 
	8 | 
	12 | 
	14 | 
	20 | 
	C | 
| 27 | 
	據《靈樞‧決氣篇》論述,精脫者,會出現下列何種臨床表現? | 
	腠理開,汗大泄 | 
	目不明 | 
	耳聾 | 
	色白,夭然不澤 | 
	C | 
| 28 | 
	據《靈樞‧決氣篇》論述,氣是: | 
	兩神相搏,合而成形,常先生身 | 
	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薰膚充身澤毛,若霧露之溉 | 
	腠理發泄,汗出溱溱 | 
	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 | 
	B | 
| 29 | 
	據《靈樞‧本神篇》論述,並精出入者,謂之: | 
	神 | 
	魄 | 
	魂 | 
	意 | 
	B | 
| 30 | 
	據《素問‧六節藏象論》對藏象之論述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心者,生之本 | 
	脾者,氣之本 | 
	肝者,血之本 | 
	肺者,津液之本 | 
	A | 
| 31 | 
	依據《靈樞‧經脈》篇說明,當病人出現心胸煩悶、心痛、掌心發熱的症狀,醫師應考慮下列何種 經脈出了問題? | 
	手厥陰經 | 
	手少陰經 | 
	手太陰經 | 
	足少陰經 | 
	A | 
| 32 | 
	某63歲女性患者,因長期工作過度導致肩部疼痛、上舉及外展活動設限已一年。患者疼痛以肩前部 比較嚴重,則宜選取下列那條經脈治療? | 
	手陽明經 | 
	手太陽經 | 
	手少陽經 | 
	足太陽經 | 
	A | 
| 33 | 
	16 歲王同學下課後冒雨回家,至深夜發生劇烈的後腦頭痛、痛連項背。依據經絡理論分析,宜治以 下列何條經脈?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少陽經 | 
	足太陽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C | 
| 34 | 
	某45歲女性患者,左側頭痛反覆發作已十多年,經醫院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。近二日感冒後左側 頭痛如針刺,吹風或月經來潮則疼痛更加嚴重,痛連左側太陽穴及耳後,前額脹痛,眉稜骨痛,伴 有失眠頭暈,倦怠無力,納可,口乾微苦。經來量少色暗,血塊(+),脈弦細。依經絡理論分析, 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足陽明經、足太陽經 | 
	足陽明經 | 
	足少陽經、足陽明經 | 
	足少陽經 | 
	C | 
| 35 | 
	某60歲患者,患足跟痛如針刺已半年,近一週來病情加重,兩足跟不能著地,外觀皮色不變,壓痛 明顯,兩下肢不溫,舌淡紅苔薄白。依經絡理論,宜治以下列何經? | 
	足太陽經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少陽經 | 
	足少陰經 | 
	D | 
| 36 | 
	某 70 歲老翁深受大便秘結所苦已 2 年,每 3~4 日一行,大便時困難,習慣固定服用軟便劑至今。 每逢秋天則大便秘結更加嚴重,同時伴有口渴咽乾,鼻內乾燥,納可,舌偏紅苔薄,脈細。依經絡 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手陽明經 | 
	手陽明經、手太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足厥陰經、手太陰經 | 
	B | 
| 37 | 
	某32歲女性患者,懷孕2個月,胸悶脹,嘔吐連連,食入則吐,頭暈,脈細滑,舌淡紅苔白。依經 絡理論分析,以下列何經治療最合適? | 
	任脈 | 
	衝脈 | 
	督脈 | 
	帶脈 | 
	B | 
| 38 | 
	依據《靈樞‧經脈》中經脈的循行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| 
	環繞口唇的經脈有胃經、肝經、心經 | 
	交會於督脈有足三陽經、手三陽經 | 
	足厥陰肝經所聯繫的臟腑有肝、膽、脾和胃 | 
	走入耳中的經脈有手足少陽經和手太陽經 | 
	D | 
| 39 | 
	依《靈樞‧經脈》,循行通過頰裡的經脈為下列何者? | 
	足太陽膀胱經 | 
	足少陽膽經 | 
	足太陰脾經 | 
	足厥陰肝經 | 
	D | 
| 40 | 
	有關手三陽經循行之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手太陽繞肩之後,上出於拄骨之會,下入缺盆 | 
	手陽明上出於肩胛骨之上廉後,直接下入缺盆 | 
	手少陽經之分支,從心系上出缺盆 | 
	手少陽經上肩之後,交出足少陽之後,入缺盆 | 
	D | 
| 41 | 
	依據《靈樞‧經脈》篇說明,當病人出現咽喉痛、頷下腫不能回顧、肩部痛得像牽引、上臂痛得像 折斷的症狀,醫師應考慮何條經脈出了問題? | 
	足太陽經 | 
	手太陽經 | 
	足少陽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B | 
| 42 | 
	某 45 歲女性銀行業者,因壓力大患有胃潰瘍病史十多年。經常腹部反覆脹滿疼痛,近日每天早上 2~3 點即氣從少腹上衝咽喉,至天亮即停止。也因此時常導致失眠而四處就醫,但是均未獲得良好 改善。今察舌偏紅苔白,脈左關弦右關濡。請問依經絡理論,最宜治以下列何條經脈? | 
	足太陰經、手少陰經 | 
	足陽明經、足太陰經 | 
	足厥陰經、手少陰經 | 
	足太陰經、足厥陰經 | 
	D | 
| 43 | 
	當患者出現腹部表面疼痛或皮膚癢,依據《靈樞‧經脈》篇,應考慮下列何條經脈之別絡出了問題? | 
	足太陰經 | 
	足厥陰經 | 
	任脈 | 
	督脈 | 
	C | 
| 44 | 
	有關營氣循行路徑,下列何者正確? | 
	從三焦注膽後,出肝,注足少陽經 | 
	合於手太陽後,上行乘腋,注目外眥,上巔 | 
	合於手少陽後,上注於膻中,散於三焦 | 
	注足少陽經後,下行至跗上,再從跗注小趾外 | 
	C | 
| 45 | 
	住在台南安平沿海的王大嬸,平日以養蚵為業。一年前開始出現皮膚感覺失常,最近開始覺得胸悶 煩滿,爬上二樓便覺得喘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最不恰當? | 
	引發王大嬸身體不適的外邪有「風寒濕」三氣 | 
	當王大嬸的病程發展至胸悶、喘時,邪氣已深入臟腑 | 
	若王大嬸剛好遇到更年期,她的症狀表現會較輕微 | 
	若王大嬸因家計必須持續養蚵的工作,她的症狀不但會反覆發作且會惡化 | 
	C | 
| 46 | 
	下列何者發生「痙症」之機會較低? | 
	遭庸醫誤汗誤下者 | 
	淋雨涉水者 | 
	產後亡血者 | 
	小兒急慢驚者 | 
	B | 
| 47 | 
	依據《素問‧調經論》對於陰陽虛實病機的敘述:「陽受氣於上焦,以溫皮膚分肉之間。今寒氣在 外,則上焦不通,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,故寒栗。」是指下列何種狀態? | 
	陰盛生內寒 | 
	陰虛生內熱 | 
	陽虛生外寒 | 
	陽盛生外熱 | 
	C | 
| 48 | 
	王小明在去年暑假考完大學聯考後,為了籌措大學學費而連續辛苦工作了兩個月;在開學前,王小 明開始出現兩腿容易抽筋,且行走時顯得無力的症狀。根據《素問‧生氣通天論》王小明最可能打 工的工作為: | 
	速食店的工讀生 | 
	教人游泳的教練 | 
	快遞公司的送件員 | 
	油漆師傅的助手 | 
	B | 
| 49 | 
	根據《素問‧舉痛論》對於下列各部位疼痛表現的敘述何者錯誤? | 
	寒氣客於衝脈,則可見喘動應手 | 
	寒氣客於背俞,則可見心與背相引而痛 | 
	寒氣客於俠脊之脈,按之則痛止 | 
	寒氣客於厥陰之脈,則可見脇肋與少腹相引而痛 | 
	C | 
| 50 | 
	60歲男性患者經商非常成功,已喪偶10年,這半年來並沒有出遠門,也沒有外感或發作特殊疾病, 但是兩腿卻愈來愈萎縮且行走無力;請問他在半年前,最可能的遭遇為: | 
	續絃 | 
	獨生女出嫁 | 
	金孫出生後,幫忙照顧 | 
	被詐騙集團騙走畢生積蓄五千萬元 | 
	D | 
| 51 | 
	50歲男性患者連續熬夜加班了兩個月後,開始感到齒牙動搖且牙痛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? | 
	足陽明之脈貫絡於齒上齦,手陽明太陽之脈貫絡於齒下齦 | 
	患者齒牙動搖是因虛熱所致 | 
	患者牙痛是因腎虛所致 | 
	患者牙痛是因腸胃濕熱所致 | 
	D | 
			Subsets and Splits
				
	
				
			
				
No community queries yet
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.